【姑息是什么意思】“姑息”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对错误或不良行为采取宽容、纵容的态度,而不是及时纠正或惩罚。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于批评那些明知不对却选择不作为、放任问题发展的情况。
一、
“姑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原意是指对人或事的宽容和容忍。但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带有负面含义,指在面对错误、过失或不良现象时,没有采取应有的处理措施,而是选择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更大的后果。
在实际使用中,“姑息”常与“纵容”、“放任”等词搭配使用,常见于对管理不严、责任缺失或道德失范的批评中。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使用场景 | 负面程度 | 近义词 | 反义词 |
| 姑息 | gū xī | 对错误或不良行为采取宽容、容忍的态度,不加以纠正 | 批评管理松散、责任缺失的行为 | 高 | 纵容、放任 | 严格、纠正、惩治 |
| 在面对问题时选择不作为,听之任之 | 适用于工作、家庭、社会等场合 |
三、使用示例
- 例句1:公司对员工的迟到现象长期姑息,导致纪律涣散。
- 例句2:家长对孩子沉迷游戏一味姑息,最终影响了学业。
- 例句3:如果对违法行为姑息纵容,只会助长歪风邪气。
四、结语
“姑息”虽然表面上看似宽容,但实质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在面对问题时,及时纠正、严肃处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避免姑息,才能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