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平水韵是什么

2025-09-12 23:12:58

问题描述:

平水韵是什么,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23:12:58

平水韵是什么】“平水韵”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使用的一种重要韵书,它对古典诗词的押韵规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规范。了解“平水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创作古体诗、近体诗,尤其在唐宋时期,它是诗人作诗的重要依据。

一、平水韵的基本概念

“平水韵”是根据唐代诗人使用的韵部整理而成的一部韵书,因成书于南宋时期,刊刻于平水(今浙江绍兴一带),故得名“平水韵”。该韵书将汉字按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106个韵部,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规范。

二、平水韵的特点

1. 分类明确:将汉字按声调和韵母进行分类,便于押韵。

2. 结构清晰:每个韵部包含多个字,字数不等,但都属于同一韵类。

3. 影响深远:自宋代起,成为官方认可的韵书,广泛用于科举考试和文学创作。

三、平水韵的结构一览(表格)

韵部编号 韵部名称 所含字数 声调分类 简要说明
1 一东 48 平声 包括“东、同、风”等字
2 二冬 29 平声 如“冬、容、峰”等
3 三江 35 平声 “江、光、霜”等
4 四支 49 平声 如“诗、时、之”等
5 五微 37 平声 “微、机、归”等
6 六鱼 41 平声 “鱼、居、书”等
7 七虞 30 平声 “虞、途、须”等
8 八齐 38 平声 “齐、西、啼”等
9 九佳 32 平声 “佳、家、霞”等
10 十灰 37 平声 “灰、回、雷”等
11 十一真 49 平声 “真、人、尘”等
12 十二文 38 平声 “文、闻、云”等
13 十三元 40 平声 “元、源、园”等
14 十四寒 43 平声 “寒、看、丹”等
15 十五删 31 平声 “删、山、关”等
16 一先 39 平声 “先、天、年”等
17 二萧 37 平声 “萧、遥、朝”等
18 三肴 30 平声 “肴、高、刀”等
19 四豪 35 平声 “豪、劳、高”等
20 五歌 31 平声 “歌、多、何”等
21 六麻 43 平声 “麻、家、花”等
22 七阳 45 平声 “阳、长、香”等
23 八庚 41 平声 “庚、更、声”等
24 九青 32 平声 “青、清、听”等
25 十蒸 33 平声 “蒸、登、腾”等
26 一尤 34 平声 “尤、舟、秋”等
27 二幽 29 平声 “幽、楼、愁”等
28 三侵 31 平声 “侵、深、心”等
29 四监 28 平声 “监、间、山”等
30 五叶 25 平声 “叶、悦、月”等
31 六栉 24 平声 “栉、质、日”等
32 七志 21 平声 “志、至、识”等
33 八物 22 平声 “物、勿、月”等
34 九职 23 平声 “职、直、石”等
35 十缉 21 平声 “缉、集、立”等
36 十一昔 23 平声 “昔、迹、客”等
37 十二锡 23 平声 “锡、迹、夕”等
38 十三职 21 平声 “职、识、德”等
39 十四辑 22 平声 “辑、集、习”等
40 十五合 23 平声 “合、国、末”等
41 十六叶 23 平声 “叶、歇、月”等
42 十七洽 24 平声 “洽、答、达”等
43 一屋 23 入声 “屋、福、玉”等
44 二沃 22 入声 “沃、落、恶”等
45 三觉 23 入声 “觉、药、角”等
46 四质 23 入声 “质、实、术”等
47 五物 22 入声 “物、勿、月”等
48 六月 23 入声 “月、越、雪”等
49 七曷 22 入声 “曷、夺、活”等
50 八黠 22 入声 “黠、拔、发”等
51 九屑 22 入声 “屑、雪、铁”等
52 十贿 22 入声 “贿、悔、海”等
53 十一轸 22 入声 “轸、忍、引”等
54 十二吻 22 入声 “吻、稳、问”等
55 十三覃 22 入声 “覃、谈、甘”等
56 十四盐 22 入声 “盐、添、甘”等
57 十五咸 22 入声 “咸、函、山”等
58 一删 22 入声 “删、山、关”等
59 二潸 22 入声 “潸、山、还”等
60 三衔 22 入声 “衔、闲、颜”等
61 四叹 22 入声 “叹、岸、暗”等
62 五陷 22 入声 “陷、线、电”等
63 六曷 22 入声 “曷、夺、活”等
64 七黠 22 入声 “黠、拔、发”等
65 八月 22 入声 “月、越、雪”等
66 九屑 22 入声 “屑、雪、铁”等
67 十贿 22 入声 “贿、悔、海”等
68 十一轸 22 入声 “轸、忍、引”等
69 十二吻 22 入声 “吻、稳、问”等
70 十三覃 22 入声 “覃、谈、甘”等
71 十四盐 22 入声 “盐、添、甘”等
72 十五咸 22 入声 “咸、函、山”等
73 一先 22 入声 “先、天、年”等
74 二萧 22 入声 “萧、遥、朝”等
75 三肴 22 入声 “肴、高、刀”等
76 四豪 22 入声 “豪、劳、高”等
77 五歌 22 入声 “歌、多、何”等
78 六麻 22 入声 “麻、家、花”等
79 七阳 22 入声 “阳、长、香”等
80 八庚 22 入声 “庚、更、声”等
81 九青 22 入声 “青、清、听”等
82 十蒸 22 入声 “蒸、登、腾”等
83 一尤 22 入声 “尤、舟、秋”等
84 二幽 22 入声 “幽、楼、愁”等
85 三侵 22 入声 “侵、深、心”等
86 四监 22 入声 “监、间、山”等
87 五叶 22 入声 “叶、悦、月”等
88 六栉 22 入声 “栉、质、日”等
89 七志 22 入声 “志、至、识”等
90 八物 22 入声 “物、勿、月”等
91 九职 22 入声 “职、直、石”等
92 十缉 22 入声 “缉、集、立”等
93 十一昔 22 入声 “昔、迹、客”等
94 十二锡 22 入声 “锡、迹、夕”等
95 十三职 22 入声 “职、识、德”等
96 十四辑 22 入声 “辑、集、习”等
97 十五合 22 入声 “合、国、末”等
98 十六叶 22 入声 “叶、歇、月”等
99 十七洽 22 入声 “洽、答、达”等

四、总结

“平水韵”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韵书,它不仅规范了古诗的用韵方式,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平水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如何运用音韵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对于学习古诗、研究汉语语音演变以及从事古典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平水韵”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