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约而同的意思】“不约而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同时做出相同的动作、说出相同的话或产生相似的想法。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自发性”和“一致性”,通常带有一种巧合或默契的意味。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不约而同 |
拼音 | bù yuē ér tóng |
释义 | 没有经过商量,大家的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无贤愚,皆知相从;事无大小,皆知相劝。其意不约而同,其言不谋而合。”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多人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境下表现出相同的行为或想法。 |
近义词 | 不谋而合、异口同声、众口一词 |
反义词 | 各执己见、各抒己见、意见分歧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生活 | 两个人同时走进了咖啡馆,真是不约而同。 |
工作场合 | 团队成员在没有讨论的情况下,都选择了同样的方案,可谓不约而同。 |
学习环境 | 老师刚讲完一个知识点,学生们几乎同时举手提问,真是不约而同。 |
社交活动 | 在一次聚会上,几位朋友都提到了同一个话题,简直是不约而同。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对象:不能用于描述事物本身的变化,如“天气不约而同变冷”,应改为“天气突然变冷”。
2. 忽略“没有事先约定”这一前提:如果已经提前商量好了,就不能用“不约而同”。
3. 与“不谋而合”混淆:虽然两者意思相近,但“不谋而合”更侧重于观点或想法的一致,“不约而同”则更强调行为或动作的一致。
四、总结
“不约而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没有事先沟通的情况下,行为或想法高度一致的情况。它不仅体现了人们的默契,也常常带有惊喜或巧合的意味。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