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的意思解释】“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懒散、不求上进,只满足于现状,缺乏进取心。这种态度往往导致个人在成长和进步方面停滞不前。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得过且过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含义 | 指人对生活或工作采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不思进取,只求暂时安稳。 |
出处 | 出自《明史·刘基传》:“其意欲以宽政得民,而实则得过且过。”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消极、懒惰、缺乏责任感。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随波逐流 |
反义词 | 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精益求精 |
二、词语解析
“得过且过”中的“得过”指的是勉强维持现状,“且过”则是指暂且度过。整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能混就混”的生活态度,通常带有批评意味。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得过且过”,可能会导致:
- 工作效率低下
- 缺乏目标感
- 人际关系疏远
- 个人能力难以提升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他总是得过且过,从来不主动承担责任。” |
学习环境 | “这个学生学习态度得过且过,成绩一直不上升。” |
日常生活 | “他对生活没有追求,整天得过且过。” |
四、总结
“得过且过”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但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它容易让人陷入安逸,失去奋斗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当避免“得过且过”的心态,树立目标,勇敢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