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种参有什么参】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增强体质等功效。由于不同种类的“参”在药性、功效和来源上各有差异,因此常有“十三种参”的说法。那么,到底“十三种参”具体包括哪些呢?下面将对常见的十三种参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十三种参的常见种类
1. 人参
2. 党参
3. 西洋参
4. 太子参
5. 沙参
6. 南沙参
7. 北沙参
8. 丹参
9. 玄参
10. 苦参
11. 红参
12. 白参
13. 辽参
需要注意的是,“十三种参”并非固定不变,不同地区、不同文献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以上是较为广泛认可的十三种参。
二、十三种参简要介绍与对比
序号 | 参名 | 来源/植物类型 | 性味归经 | 功效作用 | 常见用途 |
1 | 人参 | 五加科植物 | 甘、微苦,温 |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 用于气虚欲脱、脾虚食少 |
2 | 党参 | 石竹科植物 | 甘,平 |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 脾胃虚弱、肺虚咳嗽 |
3 | 西洋参 | 五加科植物 | 甘、微苦,凉 |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 气阴两虚、虚热烦倦 |
4 | 太子参 | 石竹科植物 | 甘,微寒 |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 脾虚食少、肺燥咳嗽 |
5 | 沙参 | 伞形科植物 | 甘,微寒 |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肺热燥咳、胃阴不足 |
6 | 南沙参 | 伞形科植物 | 甘,微寒 | 清热化痰,养阴生津 | 肺热咳嗽、咽干口渴 |
7 | 北沙参 | 伞形科植物 | 甘,微寒 |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肺热咳嗽、胃阴不足 |
8 | 丹参 | 唇形科植物 | 苦,微寒 |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 心腹疼痛、月经不调 |
9 | 玄参 | 玄参科植物 | 甘、苦,寒 |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 | 高热烦渴、咽喉肿痛 |
10 | 苦参 | 豆科植物 | 苦,寒 |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 湿热泻痢、皮肤瘙痒 |
11 | 红参 | 人参加工品 | 甘、微苦,温 | 大补元气,回阳救逆 | 体虚欲脱、阳气暴脱 |
12 | 白参 | 人参未加工品 | 甘、微苦,平 | 补气养血,健脾益肺 |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
13 | 辽参 | 海参类 | 甘、咸,平 | 补肾益精,养血润燥 | 肾虚精亏、产后体虚 |
三、总结
“十三种参”涵盖了多种不同来源和功效的药材,既有根茎类植物,也有海洋生物(如辽参)。它们在中医临床中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的体质和病症。选择合适的“参”,不仅有助于调理身体,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在使用时,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指导合理选用,避免盲目进补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