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近之则不逊

2025-10-08 16:51:21

问题描述:

近之则不逊,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16:51:21

近之则不逊】“近之则不逊”出自《论语·子张》篇,原文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过于亲近某人或某事,可能会失去应有的尊重和分寸,显得不够谦逊;而如果过于疏远,则又容易引起对方的怨恨。

这句话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适度”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过于亲近,也不过分疏离,这样才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

“近之则不逊”强调的是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亲近会导致失礼或不谦逊,而过于疏远则可能引发不满或怨恨。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中庸之道”的追求,即凡事都要把握好度,避免极端。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职场关系、家庭沟通,还是朋友之间的相处,都需要注意分寸,做到既亲近又不失礼,既亲密又不越界。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出处 《论语·子张》
原文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含义 过于亲近易失礼,过于疏远易生怨
核心思想 强调人际交往中的“适度”原则
现代意义 在现代人际关系中仍具指导作用
应用场景 职场、家庭、朋友关系等
对应理念 儒家“中庸之道”
延伸思考 如何平衡亲疏关系?

三、延伸思考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近而不失礼”?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交智慧。例如:

- 尊重边界:即使关系亲密,也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

- 保持礼貌:无论亲疏,都应保持基本的礼仪和尊重。

- 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避免因亲近而忽视对方感受。

- 适度表达:情感表达要恰到好处,避免过度依赖或冷漠对待。

总之,“近之则不逊”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教诲,更是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参考。学会在亲近与距离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