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捉襟见肘的解释】“捉襟见肘”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经济或资源上的困难,尤其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衣着现象,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下面是对“捉襟见肘”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肘子,比喻生活贫困或经济拮据;也比喻力量不足,难以应对局面。 |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其民人之多寡,不可得而知也,其财货之有无,不可得而知也,其兵甲之强弱,不可得而知也,其国政之治乱,不可得而知也,其君臣之贤愚,不可得而知也。虽有天下,不能以自存,徒见其困于外,而不知其内之不修也。故曰:‘捉襟见肘’。” | 多用于描述经济紧张、资源不足、应付不暇等情况 |
二、成语来源
“捉襟见肘”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说衣服破旧,拉一下衣襟就会露出肘部,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窘迫。后来被引申为在困境中无法应对,力不从心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经济困难 | 公司资金链断裂,现在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真是捉襟见肘。 |
资源不足 | 这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不足,大家忙得捉襟见肘。 |
应对不暇 | 突然接到多个紧急任务,他一个人实在捉襟见肘。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捉襟露肘、入不敷出 |
反义词 | 应付自如、游刃有余、绰绰有余 |
五、总结
“捉襟见肘”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不仅表达了物质上的匮乏,也反映了精神和能力上的不足。它常用于描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应对复杂局面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这一成语,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含义及使用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并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