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披星戴月的含义】“披星戴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非常辛苦、劳累的情况下工作或奔波,通常指早出晚归,夜以继日地忙碌。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常用于描述劳动者、学生、工作者等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的情景。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披星戴月 |
拼音 | pī xīng dài yuè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披星戴月,不辞劳苦。” |
字面意思 | 披着星星,戴着月亮,形容早出晚归。 |
引申意义 | 形容日夜操劳、勤奋工作或奔波劳碌。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劳动者的辛劳、学生的刻苦、工作者的敬业等。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早出晚归 |
反义词 | 空闲自在、悠闲自得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披星戴月”最早见于《晋书·王导传》,原意是指在星光和月光下行走,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工作的精神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成为表达勤劳、奉献的一种方式。
三、使用示例
1. 工作场合:
他为了完成项目,常常披星戴月地加班,最终赢得了领导的认可。
2. 学习生活:
高考前夕,许多学生都处于披星戴月的学习状态,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3. 家庭生活:
她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只为给家里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
四、总结
“披星戴月”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传统美德,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勇于付出、不怕辛苦。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这种精神都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