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的故事简短】“一言九鼎”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用来形容说话非常有分量,一句话可以抵得上九鼎那样重,比喻说话极有分量,能起决定作用。
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在关键时刻,因一句承诺而赢得了重要盟友的支持,最终挽救了国家的危局。
故事总结:
平原君是赵孝成王的弟弟,为人聪明且善于谋略。在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时,他奉命出使楚国,请求援兵。然而,楚王起初并不愿意出兵。平原君为了争取楚王的支持,提出以“合纵抗秦”的策略,并承诺如果楚王答应出兵,赵国将全力支持楚国。
楚王犹豫不决,平原君便说:“楚国虽大,但若不能与赵国联合,秦国一旦进攻,楚国也难保平安。我愿以一言为誓,若楚王出兵,赵国必全力以赴。”楚王被平原君的坚定态度所打动,最终答应出兵,赵国因此得以解围。
成语“一言九鼎”释义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一言九鼎 |
| 出处 | 《史记·平原君列传》 |
| 拼音 | yī yán jiǔ dǐng |
| 释义 | 形容说话极有分量,能起决定作用 |
| 近义词 |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
| 反义词 | 信口开河、轻言寡信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说话有信用、有影响力 |
| 例子 | 他在会议上的一句话,就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走向,真可谓一言九鼎。 |
总结:
“一言九鼎”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诚信和责任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一句话可能改变局势,因此我们要言出必行,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